参观沙县工业园
2011年10月23日,我在我的学校——列东中学开始了第一次,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文体周活动。而文体周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星期一的时候,我们初一(1)班和(2)班共同乘车前往沙县参观了沙县科技园、厦工三重还有大亚木业这些企业。在厦工三重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机器零件和庞大的机器团队以及忙忙碌碌的工人们。一进厂区,高大的厂房和各样的机器震撼了我的心灵。那些机器设备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圆滚滚的钢管;有制作精良的滚轴;还有体积巨大的吊车……而我觉得,最让我赞叹应该算是工棚顶上的一架类似吊车的机器,它可以从工棚的这一头平移到另一头去,还配有一个小小的驾驶室,一大一小两个钩子,闲时垂在下面,忙时则提着货物在工棚里运送着,搬运什么巨大的东西对它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变形金刚!
成品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大亚木业。走在进厂房的道路上,路两旁笔直而又高大的树木,好像一位位守卫工厂的卫士,又像一位位迎接客人的服务生,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我们首先来到了厂房里的总指挥室,在这里,我们通过监控摄像头看到了整个工厂的运行情况,让人对工厂一目了然。接着,我们参观了生产木板的过程,了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木制品都是从何而来的。当我们走到堆放木板的地方的时候,我们都不禁被这些木板的数量惊呆了,这些木板一块叠着一块整齐的堆着,堆得像小山一样。有些木板已经被包装进箱子了,箱子也是堆放整齐,一直堆到了工棚的顶上。之后,我们又参观了沙县科技园的总部,观看了沙县科技园的全园模型,据说这一座沙县科技园的面积比三明市区的面积还要大呢!
沙县蓝图
时间在一阵阵惊叹声中过去,在一次次快门声中过去,我们获得了实践参观的乐趣,了解了工人们的辛劳,更体会到了科技的力量,实践的快乐。这一次沙县之行,我获益良多,千言万语总结成两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改变生活”。
初一(1)班 陈亚南 吴倩
参观陈大工业园
迎着一抹温和的晨阳,几丝送爽的秋风,我们踏上了去三明市齿轮箱公司参观的路途。
一路颠簸,终于,车停在了一座银灰色外表,华丽而高大的建筑物前——福建•三齿。
暖黄色的会议室,我们便在这儿上了第一课,初步了解三明齿轮箱公司和齿轮的各种加工过程。工作人员在台上耐心细致地解说,同学们拿着笔认真地记录,有的同学还拿起了相机摄下了工厂的俯视图及变速箱的的生产过程。
齿轮箱厂巨大的车间
三明市齿轮箱公司建于1966年,华丽的外表下掩盖了它所经历的岁月的风霜,公司拥有3.6亿资产,年产600万件,变速箱8000台套……可是,我却对这些不感兴趣。我想:快点快点,让我们去生产车间实地参观一睹为快啊!
到了参观的时候了。浓重的机油味扑面而来,让我们心里对这华丽的建筑物之下的真实面目打了个折扣,有的同学伸手轻轻掩着口鼻,一脸不悦的表情。我默默走在绿色的安全道上。抬头望望旁边忙碌地工作的工人们,他们却一脸淡然。显然,他们早已习惯了这使人头晕,甚至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他们天天沉浸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的心里不禁一酸。但是他们能放下手中的工作么。显然不行,他们需要这份工作,他们需要这份薪水……
下一个车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齿轮零件,通过刚才工作人员的介绍,我们分辨出了,工人们都在负责什么步骤,有的在负责搬运,有的工人则在认真地印出细致的齿轮形状旁。正是因为他们的敬业,公司才创下如此多的辉煌,可是他们的背后又是多么的艰辛。但也许每一份再艰辛的职业,再艰辛的工作,也会有人从苦中取乐吧。看到他们轻松地表情,专心致志地投入,忽然联想到,自己的学业不也是如此么——苦过累过,但自己告诉自己,要好好念完,刻苦努力。
齿轮箱厂工人在忙碌
火花四射
出了工厂的大门,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肩上。我们又再一次来到会议室,享用午餐。
午后,我们返程,一路上同学们依旧有说有笑。
脑子里忽然轻轻掠过一个想法,也许,这些工人们对这份工作的兢兢业业不单纯是为了一份养家糊口的薪水,他们微薄的身躯,也承载着这个社会经济的压力,他们也是社会中的一环,就像这小小的齿轮,再大的机器,没有小小的齿轮,也无法运作吧。
我感慨起来,忽然觉得,我们不也是社会中重要的一环吗,我们的学习承载着父辈的压力,我们也承受着社会的嘱托。我们不也要像工人们那样兢兢业业地学习吗?这样的学习,才有质量,将来,才能为社会着墨添色,贡献力量。
初一(6)班 张子涵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