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永远没有句号

2011-01-01 18:01:35 作者: 所属分类:学生频道, 西藏部 阅读:1267 评论:0

标签:

2011年列东中学汉藏“手拉手•共成长”结对子活动启动仪式结对子家庭家长代表讲话
罗 瑶(初三(11)班李苍舒家长)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列东中学举办的藏汉学生手牵手元旦联欢会,回想这些年,我们一家参加这项活动以来的点点滴滴,心中有着更多的感慨,人的一生中总有謻事情有待参与,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有的则永远沉甸在记忆深处,不思量,自难忘。手牵手将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见到茜茜,已是三年前的事了,记得那一天,还在读初一的女儿放学后兴冲冲地跑回家,进门就叫道:“爸、妈,我参加学校藏汉学生手牵手 活动了,和我结对子的女孩叫齐珉雍措,小名茜茜,和我一大……”,看着女儿高兴劲,我和她爸爸也受其感染,第二天,我们随着女儿来到学校西藏部,见到了茜茜。初次见面,茜茜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小小的个子、红朴朴的脸蛋、浑身上下透着灵气。茜茜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中规中矩,很有礼貌,当她把洁白的哈达献给我时,我禁不住一把将搂进怀里,这一搂便是三年……从此,茜茜成为我们家的一员,虽然她不能与我们朝夕相处,但却让我们时时牵挂。

内地援藏,除经济建设处,还函盖着其他项目,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列东中学担负着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因而,每年都有一批藏族孩子被送到这里,茜茜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学校领导、老师的关怀下,孩子们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接受正规的教育,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几年来,茜茜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成为一名勤奋好学、自律上进的中学生,同时,学校还为他们组织了藏汉学生手牵手活动,让孩子在学校的大集体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

作为一个手牵手、结对子的家庭,我认为这不仅仅是送温暖的活动,它应该具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青春期的燥动有时会让他们的行为失控,因而该如何关注他们、引导他们的平衡过渡,让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才是这项活动的主导思想。

茜每次回家,总会对我们说起发生在她身边的事,喜怒哀乐,皆而有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帮她分析每件事的前因后果,告诉她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烦恼以及如何对待青春期少年所面临的一系列不可回避的矛盾、困惑,告诉她无论日后有多大成就,首先要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

三年的相处,逐渐消失是是最初的陌生感、拘紧感,取而代之的家庭成员般的轻松、和谐,无话不谈,有时,茜茜也会用孩子的语言向我们描绘出另一番的雪域风情,有时还会给我们讲一些她在家乡的小故事,看着她一脸正经的样子,我们经常开怀大笑,每一次的相聚总是在笑声中结束,又在笑声中开始。

到了初三年段,孩子们的学习任务明显繁重,茜茜不能像以往那样经常回家,于是我们就抽空去学校看她,嘘寒问暖,让孩子感到家就在她的身边。

再过几个月,茜茜将和其他孩子一样,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业,告别学校、告别老师、告别我们,带上一份让远方亲人满意的成绩,重返故乡,回到阔别四年的父母身边,此时此刻,我想所有手牵手的家长心情也许和我一样,充满欣慰、难舍。世界很大,三明、西藏相隔万里,再见真难,但世界很小,一个电话,瞬息之间,又把彼此的心紧紧相连。

随着分别的临近,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的相聚,茜茜邀请我们有机会一定要去西藏看看她的家,去认识她的父母。面对乖巧懂事的孩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地拥着她,不让离别的伤感写在脸上。

世上有一种爱,付出一生都不图回报,世上有一种牵挂,伴随孩儿浪迹天涯。茜茜,一个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她不是我的女儿,却胜似我的女儿,将来她无论走到哪里,去向何方,都将定格在我们思念中,都将定格在我们的关爱里。

――爱,永远没有句号……

2011年元旦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