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图情教育讲座

2014-01-07 10:01:03 作者: 所属分类:图情知识 阅读:2108 评论:0

标签:

一、图书馆方面知识

(一)、中国国家图书馆简介:

国家图书馆,原称北京图书馆。它座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河畔,紫竹院公园旁。国家图书馆,总馆占地7.42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气势恢宏、庄重典雅。总共可容纳2000万册藏书。该建筑荣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截止2003年底,馆藏文献已达2411万册(件),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五位,并以每年60-70万册(件)的速度增长。

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履行搜集、加工、存储、研究、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国家图书馆是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研究和采用现代技术,在全国图书馆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中起骨干作用。承担着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和社会公众服务的任务。负责全国图书馆业务辅导,开展图书馆学研究。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对外文化协定,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

(二)、世界十大图书馆排行榜

西班牙《趣味》月刊2001年7月号报道: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排名如下:

1、美国国会图书馆(华盛顿) 2600万册

2、俄罗斯图书馆(莫斯科) 1760万册

3、中国图书馆(北京) 1590万册

4、俄罗斯图书馆(圣彼得堡) 1362万册

5、英国图书馆(伦敦) 1300万册

6、哈佛图书馆(马萨诸塞) 1100万册

7、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 1100万册

8、德国莱比锡图书馆(莱比锡) 900万册

9、日本国会图书馆(东京) 727万册

10、德国法兰克福图书馆(法兰克福) 700万册

(三)、图书馆的分类:

图书馆以所属的性质来分,可分为几大类:

1、公共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县图书馆

2、学校图书馆:如大学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

3、科研图书馆 :如科学图书馆、科研机构图书馆

(四)、图书馆的地位及作用:

(1)、图书馆是人类智慧和知识宝库。中学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机构。

(2)、许多伟人和著名科学家,都是利用图书馆的典范。如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华罗庚、陈景润等。去年一个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一个考入中国邮电大学的蒋家棠和蒋家棣双胞胎兄弟,以及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都是图书馆的常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警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一个人要有所建树,有所进步绝离不开自学,离不开图书馆。亦可见自学能力在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在图书馆通过刻苦自学而作出卓越成就的简直难以统计。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曾在湖南教育会图书馆自学,他后来回忆说:"……但在我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学习的观念必将深人人心。科学研究表明,幼年时代的学习方法是决定一个人能否主地动进行终生学习的关键,会不会利用图书馆,是决定一个人成长或发展的重要因素。

(3)、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书刊资料是每个中学生的权利,而为学生服务则是图书馆的义务。

二、宣传介绍学校图书馆:

我校建于1975年,是一所省属重点中学。我馆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坚持不懈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校教学服务,在学校各级领导重视下,投资一百万元新建了图书大楼,并于2007年搬入使用。图书馆一共分二层,现有藏书7万余册;报刊100余种,特藏图书及工具书300余种。共有工作人员5人。图书馆分别设图书室(一楼)、教工阅览室(二楼)、电子阅览室(四楼一间)。本馆已实行电脑管理,使用的是大连博菲特图书管理软件,图书采编;借、还书及读者查询、资产账目管理等均通过电脑进行,这极大方便了读者,也便于工作人员管理。

三、借还书、阅览流程及指导

借书流程:①读者入库选书,必须使用代书板(代书板的作用;因为图书馆架上的所有图书是按照图书分类号顺序排列的,使用代书板代替你所取下图书的位置,防止你不借此书,把它放回原位置时放错。使用代书板的方法:首先把代书板插在架上你想借的图书旁边,然后从架上取下图书:通过浏览这本书内容,如果你觉得不想借这本书,就把它放回代书板所在的位置;如果你要借这本书,那么你就取下代书板,连同你想借的图书一起拿到借书处办理出借手续。);②选好书后将书及本人借阅证交给借还书处工作人员,把代书板放回原处,自己到借还书处外面等候;③工人员在博菲特软件"流通管理"中图书借还窗口中用条形码阅读器扫入读者证号条形码及所借图书条形码;④工作人员将书及借阅证交给读者,读者把所借图书及本人借书证带走。

还书流程(还书可不必带借阅证):①读者将所还图书交给借还书处工作人员。②工作人员检查所还的图书无误,无污损后,消除读者借图书记录;③工作人员把归还图书归架。

阅览流程:①读者将本人借阅证交至工作人员处换取阅览牌。②读者入阅览室选取报刊,然后找个空位坐下阅览。③阅览完毕,将报刊放回原位。④读者把阅览牌交至工作人员处换回本人借阅证,离开阅览室。

四、借书和阅览的时间安排:

1、借还书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三节下课;

2、借还书年段安排: 周一、周二(初一年段);周二、周三(初二年段);周五(初三)

3、学生阅览室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结束;

五、图书馆规章制度:

(一)、学生借书规则

1、凭本人借阅证借书,不得代借(理由:一旦图书丢失,这本图书由该证上的读者承担赔偿责任)。

2、本库实行开架借阅。入库选书,应使用代书板,自觉维护图书排列顺序,取书、归架均应双手操作,出库时应主动交回代书板。

3、每人每次限借图书一册。借期为一个月,借期内归还。一旦所借图书超期,系统将自动关闭借书权,直至所欠图书归还或对图书作出赔偿后,才可恢复借书。

4、遗失借阅证应及时到馆办理挂失手续,并申请补办。(如果不及时挂失,证被其他同学捡到,这位同学又使用你的借阅证借书,如果该书丢失,那么该书就由你赔偿。)

(二)、同学们在图书馆应注意的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图书馆拥有成千上万的馆藏,它是知识的海洋,又是一个科学的殿堂。同学们进入图书馆后,就是进入了"人类的终身学校。"所以说,同学们在进入图书馆时应注意礼仪修养。

1、爱护图书、报刊等设施。不得在借阅的书刊上划线、涂写或撕毁、不得损坏图书条形码及磁条者,违者按本馆规定严肃处理。如果私自夹带书刊出馆,一经发现,以偷窃论处。凡丢失、污染者,按本馆书刊赔偿制度处理。

2、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切勿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和不吃零食。

(有一小部分同学的一些自觉不自觉的不文明行为与图书馆内的学习气氛格格不入。如大声喧哗,吃零食,乱丢废弃物。甚至有些同学在遇到人多时不排队等等。孔乙已的名言--"窃书不算偷"带到图书馆来,将公共图书占为己有,或将书中有精美插图,精彩段落的书页撕割下来;有的同学在书上划线做标记,写字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给图书馆带来损失还给其它同学的阅读造成恶劣影响,应该受到强列的谴责,情节严重的要上报学校给予严厉处分。

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图书馆内(甚至任何场所)都能自觉地将个人的行为控制在礼仪的范围内。逐渐养成大方得体的举止和文明礼貌的谈吐,使自己成为彬彬有礼,知书达理的文明学生,共同行动起来抵制那些个文明的行为。做一个文明阵地的文明读者。)

六、图书馆文献的分类

图书馆的文献是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分类、排列的。目前,我国大多数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的。(如果大致了解图书的分类,那么就可以迅速从书库中查找到想借的图书。)

 

表1 《中图法》基本部类和基本大类

基本部类(5) 基 本 大 类(22)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哲 学 B、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C、社会科学总论 D、政治、法律 E、军事 F、经济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语言、文字I、文学 J、艺术 K、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 N、自然科学总论 O、数理科学和化学 P、天文学、地球科学 Q、生物科学 R、医药、卫生 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综合性图书 Z、综合性图书

七、文献管理集成系统<<读者咨询>>部分介绍:

(说明:本部分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图书馆讲解,利用电脑现场演示,并让同学们上机操作,效果更好。)图书馆使用的软件是大连博菲特文献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包括:图书采购、图书编目、典藏管理、图书流通、读者咨询、连续出版物管理、书证制作、条形码打印等部分。跟同学们最相关的是读者咨询部分。所以下面重点介绍此部分。

它的常用功能为:

馆藏查询:以"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号、"条形码号"、等关键字为检索点,查询本馆的图书编目和馆藏情况,并可反映出所查询图书是否出借,借阅为何人。

流通查询:以"借阅证号"、"姓名"、"条形码号"、"书名"等关键字为检索点,查询读者所借图书的情况,并反映出应还日期。

图书预约:通过借书证,可对本馆所藏(无论出借与否)的图书进行预约登记,图书馆人员根据预约情况,给予优先或到书通知。

图书续借:通过借阅证,对本馆所藏图书允许进行续借,但每本书的只许续借一次。

新书通报:对本馆当月的新书进行通报,读者可按图书分类查找本馆新进图书。

(一)、读者咨询总界面:

 

(二)、图书检索:

1、分类号检索、

例如:查找中学教师与学生方面的图书:方法:①用鼠标点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②G6各级教育;③G63中学教育;④G635教育与学生;⑤点检索即可找到本馆收藏的相关图书。

2、按书名检索:

3、按作者检索:

(三)、借还信息查询:

只要输入本人的借书证号,按"查询"即可显示出你所借的图书信息(如书名、条形码号、索书号),并反映出应还日期。

八、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与材料、能源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就更离不开信息。正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在美国专业图书馆学会第88届年会上所言:"有效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信息已达到空前丰富的程度。据百度网站2001年10月的报道,全球互联网网页数量突破20亿。信息不仅数量大,其类型亦多种多样。按活化程度分,有现实信息、"死"信息和潜在信息;按加工程度分,有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按信息内部结构分,有编码信息和非编码信息;按载体材料分,有传统文献信息和电子信息、网络信息,等等。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

(1)、信息意识:在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建立了更加丰富广阔的信息资源,有信息意识的人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2)、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利用资源学习并将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的:"毫无疑问,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对于中学生来说,信息加工能力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等信息工具。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即对信息的采集、组织、表达及加工处理等能力。三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即应用已有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使之对自己的学习发挥作用。

(3)、信息伦理道德。我们已处于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空间鱼龙混杂,在为中学生带来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平等观念和全球意识,拓宽同学们的求知范围,向同学们打开世界窗口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污染。这些信息污染的存在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中学生应自觉养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树立信息道德规范,不看不传,将信息垃圾拒之门外。

我们学校图书馆在校园网上也有自己的网页(内容有:读者指南〈入馆须知、开放时间、借阅须知〉、馆藏资源〈新书通报、报刊目录等〉、专题服务、本馆通知等)同学们只要登录校园网,进入了图书馆主页,这些都可以一目了然,尽收眼底。同学们对图书馆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在图书馆网页上留言,或发E-mail给我(lcwfr@126.com)。

八、Internet 检索技巧:

这是一个新词频出的时代。"信息社会"、"信息爆炸"、"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城市"、"数字地球"、"数字图书馆"、"上网"、"网络出版"、"电子图书"、"赛博空间"、"知识经济"……这些时髦的词汇不断产生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它们都与信息息息相关。数字是信息的表现形式,网络是信息传播的手段,而知识的掌握源于信息的积累。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知识社会中,知识的掌握已成为一个、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有可能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惟有善于获取、开发与利用知识信息的"知识英雄"、"知本家",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不是一个奇迹不断出现的时代。21世纪初,成立仅15年的"美国在线"(AOL)并购了有着80余年历史的媒体、娱乐巨擎--时代华纳集团,令全世界震惊。其成功再次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信息,即所有的消费者都关注获得信息的方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是开发与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所必须具有的技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陷于这样的苦恼中:一方面是信息爆炸,人们可以利用的信息呈几何倍数地增长,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的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得不到利用;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检索能力的局限,许多网络用户在缺少指导的情况下获得所需信息就像没有灯塔指引方向的航船,很容易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事倍功半或是一无所获。所以接下来讲述有关Internet 检索技巧,希望同学们听了能在网上"冲浪"提供一些帮助。

(一)分析检索主题:即要确切了解查询的目的和要求,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类型(全文、摘要、名录等,文本、图像、声音)、查询方式(浏览、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查询范围(所有网页、标题、新闻组文章、FPT、软件)、查询时间(所有年份、最近年份、最近几年、最近几周、最近几天、当天)等。

(二)、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一般来讲,如果用户希望获得关于某个问题的广泛性信息,那么最好使用像Yahoo!、Google等;而要获得关于该问题的广泛信息,那么最好选用像AltaVista这样的关键词检索工具。

(三)、抽取适当的关键词

应尽量选专指词、特定概念或专业术语作关键词,避免普通词和太泛词。像计算机、互联网、中国、世界等词,太多太泛,用于作关键词,会反馈数以万计的检索结果,失去检索意义。现对选用的关键词作如下建议:

(1)、使用名词或物体做关键词;

(2)、检索式中使用2-3个关键词;

(3)、通过OR连接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或同一术语的不同表达方式,如Internet OR Web OR www OR (the Net);

(4)、对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机构名,使用大写字母指定检索,如United States;

(5)、对固定短语,用" "括起进行短语检索,以提高检索的精度;

(四)、正确构造检索式:许多搜索引擎都提供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建议使用后者,如组合使用布尔逻辑运算符AND(+)、NOT(-)、双引号、使用日期与语种限定,可使检索结果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五)、及时调整检索策略:

(1)、扩大检索范围。当检索结果为零或检索结果太少时,就需要扩大检索范围。使用同义词、近义词或相关词;使用截断技术;利用某些搜索引擎的自动扩检功能进行相关检索;使用多个搜索引擎。

(2)、缩小检索范围。检索时,如果得到的检索结果太多,或检索结果不相关,则需要缩小检索范围。

使用逻辑"与"。用布尔逻辑AND(+)连接几个关键词。

使用逻辑"非"。用布尔逻辑NOT把不需要查找的关键词排除在检索结果之外。

(六)、加快检索速度,节省检索时间与费用。

1、直接进入相关站点。检索不一定每次从搜索引擎入手,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有用的网址,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搜集常用的网址,或利用浏览器的"书签"功能,将经常访问的网站加入"收藏夹"对其进行保存,再次使用时,直接点击便可进入,省去大量输入网址和利用工具搜索的时间。

2、多开几个窗口。多打开几个浏览窗口同时浏览或检索,可相对缩短等候时间,降低检索费用。

3、只利用文本方式传输。网上多媒体信息,尤其是图像信息数据量大,传输速度慢,为提高检索速度,可以只选用文本方式传输而不传输图片。方法是:在Internet Explorer 中"查看"菜单下选择"Internet选项",再选"高级",然后清除"显示图片"选项。

4、使用脱机方式阅读。点击Internet Explorer 中"Flie"菜单内的"脱机工作方式"'暂时中断网络连接,节省网络通讯费。

5、使用网络复制,进行适时拷贝或打印。将网站的内容下载到计算机或软盘上,即可以节省时间与费用,也为了日后搜索的麻烦,还可以避免有价值信息的消失。

6、就近选择站点。如果一种网络资源有几个网站,选择一个离你最近的,可使检索速度加快。

7、择时检索。每天9:00~24:00为上网高峰期,要避免这一时段,而凌晨速度则比较快。

总之,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经常实践,一定能从网上获得许多有价值信息。当然,网上检索也有局限性。因特网并非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而且通过检索获得的信息并非都是正确、可靠的。由于网上信息具有动态性、多变性,今天看到的信息也许明天便不复存在,要注意对有价值信息的保存。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