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编.---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1
中国当代随笔 分类号i267/795
内容简介
“我走进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这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微暗书房。为了节省能源,我给自己规定,日间只开台灯,吊灯至少要到黄昏才能亮起。”这是台湾学者林文月在《午后书房》一文里对自己书房的描写,对于爱书人来说,是对书房一词的最好定义。
书房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其实是“奢侈”的存在。某电纸书制造商在广告中说,电纸书取代纸本书的最大好处,就是替你节省一间书房的空间和费用。但是,这样的节省是对一种日常阅读生活的伤害。一间多余的书房其实更是一个梦想的载体,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从一间书房能看出一个人的读书趣味和生活现状,在书房里独坐良久未必就是一直专心读书写作,譬如说,重读远方的来信,想象友朋的近况,甚至什么念头也没有,只是空白地发呆,自在而闲适。
不同的书房有着不同的风景,譬如深圳的“大侠书房”:开阔的空间,高高的书架,厚重的老榆木书桌,用来装饰的版画和藏书票也体现了书房主人的趣味和审美。又如“夜晚书斋”的书房,整洁开阔的书房,显出主人精致的生活,白天为生活奔波,夜晚的书斋是自己心灵归宿的家园,精神得到安宁和自由……
本书编选当下爱书人的书房,以书房为窗口,真实反映各地不同阶层爱书人的生活境遇和阅读环境。有一本书叫《书房的16种游戏》,内容是16位创意名家用力玩出心目中的理想书房。因是创意设计,与现实中的书房无可比性,创意秀打开了我们梦想中的理想书房。
“书房不是一个show room也不是一个工作室。是面对自己和探索心灵的地方,要能让思维非常冷静。”精神的集合点,这就是书房。更重要的,是在书房里,人能静下来。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