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5 11:03:25 作者:管理员 所属分类:教育信息化现场会活动 阅读:1171 评论:0
标签:
列东中学是三明市教育局直属的初中学校,占地35721平方米,建筑面积22951平方米。学校现有48个教学班,在校生2353人,在编教职员工181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中级教师75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93.2%。
长期以来,列东中学遵循“对师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为师生展示才华搭建舞台”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法规,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途径,教学成绩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稳步提高。
学校先后被确认为 “福建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校”、“福建省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福建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福建省初中示范校”、“福建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示范校”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荣获了“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2012年,列东中学被确认为“福建省首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早在2003年,列东中学就初步建成了校园网。2005年、2009年和2014年,学校三次对校园网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改造。2014-2015学年,学校投入300多万元对校网络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录播室一间,重建多媒体教室一间,新建学生电脑机房两间。全校48间教室完成“班班通”工程改造,每间教室安装了70寸电子白板及配套设施;还购入3套HiTeach互动教学系统软件和硬件,教育信息化装备得到质的提升。
在开展试点工作过程中,列东中学结合学校教学情况,确定了试点工作内容——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试点模式为:课题带动、竞赛推动、培训促动。
试点工作期间,列东中学立项了省级课题《初中数学“有效微课堂”教学探究》、《初中物理微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课教研实效性的研究》也在同步进行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列东中学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在第二届全国微课程制作比赛中,列东中学教师共有100多件作品成功上传参赛,其中有49件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是参赛学校中获奖人数最多的。如张锦林老师的课题组共上传了20件作品;许多作品还形成了系列,生物组的梁玲华老师完成了《开花结果》的系列微课。
与此同时,列东中学被推荐加入微课程共享联盟学校,97件作品被网站收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一届至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设计制作竞赛,荣获全国和省级一、二、三等奖达187人次。通过教师、学生大面积的参加各类竞赛,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带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改变观念,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全校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开展。
试点期间,列东中学教师积极开设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讨课,积极申报各学科试点工作小课题,每学年汇编一册教育信息化研究论文专辑,并召开论文交流会。
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过程中,列东中学师生在传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融入教育信息化的新内容。例如每学年传统的科技文体周活动中,生物组在植物标本制作中,要求在每份标本上增加了一个二维码标签,同学们在观赏植物标本的时候利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快速进入互联网特定的网络地址(如百度百科或360百科等)。从而能获得这种植物的更多信息(如整株植物形态特征、原始的生活状态、地理分布、生态环境、栽培方法等),提高了标本作品的利用价值。历史组的家庭文物展展品主要来自每位同学的家庭收藏和动手制作的各类文物模型。教师指导学生对上交的展品进行拍照,然后再引导他们上网查找与展品文物相关的资料。结合网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出参展文物的图文电子稿说明。之后自制二维码,通过二维码链接到互联网中与文物相关的知识介绍页面(如百度百科),或将图文电子稿存放在网络空间(如QQ空间),方便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参展文物的相关知识。
附:
全国第二届微课大赛我校作品:http://www.wkmk.cn/v002-slist-0-0.htm
我校微课共享联盟地址:http://www.wkmk.cn/html/88.shtml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