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取号 | 刊名 | 卷期标识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5 | "百草园"与"桃花源"——兼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桃源笔法" | 黄素心 | 54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2 | "点"化人生——《逍遥游》节选课例 | 陈烈燕 | 31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6 | "教什么"的两个层次——湖北省教研室阅读教学专题教研活动展播--例说文本教学价值的选取策略 | 雷介武 | 3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三度"联手,步入"口语交际"新境界 | 谭金芸 | 29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9 | 《爸爸的花儿落了》《背影》比较阅读——基于叙事学叙述视角理论的比读 | 翟志峰 王光龙 | 4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2 | 别样的课堂,别样的风景——名师《再别康桥》课例赏析 | 左贞柏 | 36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1 | 初中名著阅读教学实施策略初探 | 张妍 | 31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5 | 初中语文教学要有基于文体的课例群意识 | 葛平 | 48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2 | 创设情境,还原经验——由《爸爸的花儿落了》谈阅读教学 | 汪政 | 48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 | 从《皇帝的新装》磨课过程看文本解读的深度、适度 | 马秀丽 方向 | 33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1 | 读、诵、唱、悟,感受苏词魅力 | 潘芹 | 43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1 | 读课: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 申宣成 | 23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6 | 对一篇老年文章的文化安排——《端午的鸭蛋》教学建议 | 汪政 | 49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话题:承"小"启"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人在"囧"途柳暗花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现状及策略 | 张玉新 李颖 | 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5 | 话题:通向母语圣殿的路何去何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 黄本荣 | 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0 | 话题:纵览横瞻说"模式"——中学语文"教学模式"简说 | 余映潮 | 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还是生态,只需多走几步——关于正鼎钧《那树》的阅读策略 | 汪政 | 48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1 | 课标分解:初中语文教学准确定位的必由之径 | 袁源 | 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2 | 课程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思考 | 夏峥嵘 | 45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5 | 烹出文言文大餐的"文"味——以《陈涉世家》的教学为例 | 赵功文 | 10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6 | 让阅读教学贴近地面飞 | 王寿鑫 | 28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4 | 诗,就应该将它作为诗来读——从《华南虎》的教学谈文体教学问题 | 汪政 | 45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9 | 探寻古诗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 杨宏丽 | 31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2 | 啕行知论教师的创造精神与批判意识——关于《陶行知教育文集》的对话 | 孙宗良 殷秀德 | 1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统筹准备:公开课组织者的工作视阈 | 张春 | 45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 | 文本解读的不同维度和立场 | 金正平 | 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4 | 小说教学设计的"微"意识 | 冯为民 | 22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2 | 小说也可以这样教——《心声》教学的启示 | 彭光品 | 28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4 | 虚词不虚——散文教学中虚词修辞浅析 | 刘飞耀 | 29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4 | 寻找语文最生动的面庞 | 王跃平 | 4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2 | 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爸爸的花儿落了》课例比较浅析 | 阙银杏 | 22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用鲁迅的读书方法教鲁迅的文章 | 孙艳 | 2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 | 用生命为生命呐喊——"王君《老王》课堂实录"研读 | 丁卫军 | 31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2 | 用思维训练点亮学生的阅读 | 戴贤泽 | 34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4 | 由理解走向欣赏,领略诗词深情之美 | 肖毅 | 3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6 | 有多少完整独立的个体,就有多少语文 | 王君 | 20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 | 语文教学要回归常识 | 钱梦龙 胡良华 | 16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0 | 语文教学主张的形成和教学模式的提出 | 黄厚江 | 11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4 | 阅读对阅读教学的规定性 | 田贺书 | 18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运用还原——比较法解读作品——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 崔雪梅 郭莉莉 刘帅 | 1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9 | 在角逐中成长——赏析美点,分析弱点 | 余映潮 | 3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2 | 在写作的历练中攀登——谈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自我训练(010) | 余映潮 | 7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9 | 找到教师"回家"的路——《学记》阅读体会交流 | 王立华 陈纪晓 陈西玲 王珂 | 14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0 | 震天撼地的秦地风雨荡气回肠的流动力量——贾平凹《风雨》赏析 | 刘芳 | 52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 | 中学语法教学的处境与突围 | 谢贵荣 | 20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2 | 逐本溯源探"心声" | 吴如厂 | 25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0 | 追求"四有",让课堂点评更精虱——以《春酒》的课堂教学点评为例 | 刘勇 | 35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成功与失败共荣 | 陈永明 | 43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独乐与众享共融 | 吴小进 | 70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个体与时代共进 | 马中武 | 22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古往与今来共绎 | 何金英 | 30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激情与坚守共需 | 章国华 | 52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梦想与现实共生 | 李永红;刘代雨 | 13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追求·平凡与非凡共存 | 王跃平 | 3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13 | 最强·智慧与时机共倚 | 赵飞;史菁 | 61 |
G4 |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 2013,No.3 | 做学生终生学习的奠基者 | 贺丽艳 | 4 |
索取号 | 刊名 | 卷期标识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8 | "二元一次方程"课例及其点评 | 张林 田勇 | 25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7 | "干支"分析——初中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 刘之兵 | 31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0 | "学为中心"理念下课堂提问主体转变的尝试箩——以一节"二次函数应用"复习课的实践为例 | 江卫华 张宏政 | 12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4 | (4)类比方程学习不等式——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介绍 | 王嵘 | 4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5 | (5)经历统计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 | 张唯一 | 5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初中集合教学中的一图多用 | 吴岩 | 6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6 | 初中数学"五步骤"教学分析理论 | 邬云德 | 64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6 | 初中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确定与解决——以"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第1课时)"为例 | 俞界岳 | 2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8 | 初中数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 孙朝仁 | 15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6 | 从教学细节看数学文化的渗透 | 刘茂全 | 1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9 | 从理解到行动:数学"四基"教学的若干思考 | 董林伟 | 8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3 | 从一则案例看"问题式脚手架"的搭建功效 | 郦兴江 | 17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4 | 点评:以学定教,在"做"中学的一次精彩演绎 | 王华民 | 29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反思教学定势 提高教学效益 | 李东 | 11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分析与思考课本素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叶亚美 | 2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概念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再前行一步 | 韩建芳 孙学东 | 9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0 | 基于数学文化教育的"勾股定理"课堂教学实践 | 邓勤 | 20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9 | 几何直观的内涵、功能与培养途径 | 章飞 凌晓牧 | 18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8 | 加强知识联系 体现推理思想——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介绍、 | 薛彬 | 10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7 | 将猜想渗透在日常教学中 | 孙道斌 | 8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解法探索,策略为先——一道中考试题的解答启示 | 王红兵 | 32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4 | 课例:平行 | 周建平 | 2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1 | 类比"数"学习"式",加强运算能力培养——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4章"整式的乘法 | 李海东 | 25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5 | 立意于"过程"哲学观的课例 | 邬云德 | 11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6 | 例谈平面几何中几种最值问题 | 李承勇 | 49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0 | 例析数学课堂板书设计的原则 | 程华 | 22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4 | 抛物线的"局部折叠"探究 | 万成伟 | 30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7 | 让学生感受数学另一个侧面的"火热"——我的一节"归纳推理"课 | 邱广东 | 2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让学生在几何学习中学会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一堂"图形的旋转"课谈起 | 章建跃 | 3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0 | 渗透几何变换思想提高逻辑推理能力——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轴对称"介绍 | 刘长明 | 6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9 | 渗透几何研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介绍 | 宋莉莉 | 5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5 | 数形联想显方法 经历过程孕思想——一节"数与形的联想"复习课教学实录及其评析 | 潘小梅 张良江 | 23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1 | 数学"学案导学"需要关注的三个实践角度的基本问题 | 周建勋 孙学东 | 39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9 | 谈几何直观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 朱玉祥 | 20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4 | 探究方法比探究结果更重要 | 渠东剑 | 7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3 | 突出模型思想 强调消元方法——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介绍 | 张劲松 | 9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8 | 突出学科特点 夯实能力基础——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介绍 | 俞求是 | 8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9 | 图式语言: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良方 | 朱桂凤 孙朝仁 | 22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3 | 图形等积线的确定 | 刘佩武 | 35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5 | 一道月考试题的解法探析及拓展 | 沈岳夫 张乃池 | 27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2 | 以题论法 以题得道——一堂"整式的运算"复习课及其点评 | 张林(执教) 龚成军(点评) | 28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1 | 有效体验 精彩生成——对三则"线段的轴对称性"同题异构课教学片断的评析与思考 | 王新奇 | 28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6 | 运用"微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 薛莺 陈锋 | 20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7 | 再议对数学解题教学中常见低效现象的反思 | 曹建军 | 39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3 | 知识与能力并重 思想与经验齐驱——一节初三数学复习课实录及其点评 | 陈明儒 潘小梅 | 32 |
G4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 2013,No.11 | 注重过程 引导探究 提升实效——对一道联考试题的教学尝试与反思 | 周咏梅 | 47 |
索取号 | 刊名 | 卷期标识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10 | "四度"视角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品质 | 赵蓉 | 31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7 | 对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考 | 马骏 姜萍 | 47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11 | 坚持教学反思 欣赏别样风景 | 赖高明 | 26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8 | 课堂正气场:生活化课堂的应然培植 | 方长明 | 17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8 | 巧用"相关链接" 成就精彩课堂 黄海新(44) | 黄海新 | 44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3 | 让《焦点访谈》走进思想品德课堂 | 张庆荣 程劲梅 | 27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6 | 让课堂"意外"更精彩——思想品德生成性资源的处理策略 | 戴建华 | 35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9 | 让课堂在生活体验里出彩——基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视角 | 姜群 | 42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4 |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衡相虎 | 34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3 | 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反思 | 刘春兰 | 51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1,2 |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两则 | 吴辉华 | 68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11 | 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特点凸显的实践诉求 | 鄣红心 | 14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5 |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活资源" | 王仕林 | 42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6 |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接地气" | 贾秀丽 | 45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5 | 思想品德课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 杨家礼 | 18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4 | 思想品德课问题情境与情境问题的优化设计 | 周水华 王晓农 | 37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10 | 小材大用别出心裁 | 葛秋香 | 45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1,2 | 用动态生成打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 隋剑红 | 51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7 | 有情体验 智慧育人——"人不能选择父母"体验式教学 | 陆冬梅 | 22 |
G4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13,No.9 | 重点重敲难点巧破——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教学突破 | 张召水 王恩建 | 15 |
索取号 | 刊名 | 卷期标识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0 | "你说我猜"--别样的地理复习课堂 | 刘素清 | 29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8 | "山脉"教学四部曲 | 夏娇 | 40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1 | 初中地理"分布"教学三问--以人教版地理教材案例为例 | 张言顺 | 37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0 | 初中地理"微课程"设计初探 | 王文涛 | 8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2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 | 陆家铭 | 70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2 | 初中地理示意图教学方略初探 | 何芳 | 67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6 | 初中地理新课标下教材的"变"和"不变"及教学策略——以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2012版)"撒哈拉以 | 吴岱峰 | 11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4 | 地理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 沈穗芬 | 26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9 | 地理课程潜在功能的文本解读及其教学策略——以"家住平原"为例 | 李云吾 | 43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9 | 地理课堂教学评课的探讨及实践反思 | 李钢 | 37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7 | 地理课堂探究问题的类型与设计 | 杨思窍;陈诗吉 | 37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1 | 地理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 | 高枫 | 11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5 | 地理图式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 林孙成;周淑云 | 6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0 | 定向运动,让地理课堂"动"起来 | 徐佳 | 62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3 | 对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教科书一幅插图文字的探讨 | 段友君 | 25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3 | 高效地理课堂学生行为的五大要件——关于"用教材教"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 程良安 | 32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6 | 关于"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探讨 | 方赛军;康体鹏;余培刚; | 42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8 | 基础知识系统化的教学实践探讨 | 陈虎堂 | 33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2 | 基于高校课堂的"四环节教学法"实践研究 | 郭春喜 | 22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7 | 建立课标地理教材与生活联系的途径 | 杨爱玲 | 45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2 | 例谈"模拟教学"课堂设计的几个原则--以七年级《地理》"东南亚"为例 | 单永 | 18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2 | 例谈初中地理优质教学设计的特征--以人教版5个案例为例 | 王凯 | 29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5 | 例谈图式教学法在试题讲评中的运用与实践 | 赵东宇 | 8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8 | 灵活取舍课堂环节,构建合理高效地理课堂——对地理课堂有效设计的思考 | 张爱顺 | 24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0 | 浅谈"微课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 朱来军 | 10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9 | 让"生活之花"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绽放 | 何芳 | 46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6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图像系统的读图导学 | 邓带 | 36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5 | 如何全方位地"利用学生学习经验资源" | 陈炳飞 | 23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1 | 谈谈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 | 全疆发 | 14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0 | 谈谈中学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 | 郑云清 | 12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3 | 探索开发校本教材 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 周益新 | 26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4 | 提高质量,重在创新,走进新课堂 | 王树声 | 13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5 | 由一则板书谈传统地理板书的改变策略 | 白玲 | 37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1 | 中学地理教学的结课艺术 | 卢卫忠 | 24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1,2 | 中学环境伦理教育"项目学习"初中学段参考案例--以"南京秦淮河?项目为例 | 张静;陆静;史威 | 64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4 | 主题班会与地理教育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 王冬 | 32 |
G4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2013,No.7 | 主题式情景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 颜欢;阮正 | 49 |
索取号 | 刊名 | 卷期标识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 | "课标"是教学史料开发的重要依据——以人民版《走向整体的世界》一课为例 | 王生 | 26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2 | "先行组织者"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历史起始课--以"中国早期人类--北京人"为例 | 方美玲;郝志红 | 28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 陶涛 | 3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2 | 《挑战教皇的权威》教学实录 | 丁丁 | 16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9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 刘新宇;牛伟 | 58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8 |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学设计 | 陈辉 | 51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5 |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太平天国》一课为例 | 鲁东海 | 34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4 | 初中七年级《辛亥革命》设计及说明 | 陈洁 | 1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8 | 刍议历史课堂上的教学目标 | 赵剑峰 | 27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6 | 打造富有历史味的课堂 | 张仙君 | 49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8 | 多角度认识教学目标——基于标准的历史教学设计的要求 | 陈志刚;翟霄宇 | 20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4 | 凡教之难:在知所教之心,可以吾教当之——中学历史课程"教学难点"问题小议 | 聂幼犁;赵玉洁 | 15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1 | 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非重点"内容的理性思辨 | 张卓鸿 | 34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2 | 关注历史细节的作用,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感觉"--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为例 | 刘泽伟 | 34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6 | 好风引领上青天 | 殷俊 | 13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0 | 将故事"化"入历史教学中——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为例 | 鲁东海;刘倩 | 16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3 | 教师讲课要力求化得开 | 陈春露 | 56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2 | 苦思苦寻课之"魂"——八年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备课札记 | 赵霞 | 31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8 | 历史单元教学目标叙写——以时段维度为视角 | 王继平 | 3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1 | 历史观察能力开发的教学应用 | 赵士祥 | 4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 | 历史教学中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 汪炜杰 | 3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5 | 历史课程改革:知易行难——基于实践的历史教学思考 | 李翰;林育娴 | 39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1 | 历史课程内容:概念之辨与教学之思 | 何成刚;沈为慧 | 19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5 | 利用地图资源,提升复习实效 | 李春忠 | 2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0 |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 张铭 | 4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3 | 遴选核心史料,搭建有意义的学习支架——以"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为例 | 何成刚;沈为慧 | 18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2 | 让思想史的教学"活"起来——听丁丁老师《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后的感想 | 叶小兵 | 23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0 | 人民版"启蒙运动"教学札记 | 王健宁 | 20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9 | 如何读图 | 齐树同 | 63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6 | 神入历史与时序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探讨 | 赵士祥 | 23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 | 审读试题的视角 | 聂幼犁 | 18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1 | 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三种常用模式——思维导图教学案例实录及分析点评 | 张铭 | 38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3 | 挖掘教学立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人教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教学为例 | 周明 | 37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4 | 围绕教学主线 实施课堂教学——以人教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为例 | 冯荣国 | 19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2 | 现代化史观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 卞姗姗 | 42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4 | 也说"好课要有好的逻辑"——以孟子思想的理路为个案 | 冯波 | 45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0 | 以地图为载体的课堂设计——以沪版《元朝的统一》为例 | 郭阿男 | 45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9 | 以人阅史 洞察时代 | 赵利剑 | 36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9 | 应该如何选用历史教学素材?——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为例 | 朱可 | 41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8 | 优化初中历史课堂展示环节的探索与思考 | 施小红 | 47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0 | 运用"动机和效果"理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以"闭关锁国"政策的解读为例 | 金飞 | 48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6 | 运用"动机与效果"增强改革模块教学的实效性——以青苗法为例 | 田耕 | 41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7 | 正心诚意 事上磨练——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 | 房莉 | 33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7 | 中学历史价值观教学中的误区 | 鲍丽倩 | 45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3 | 抓住核心问题 提高教学实效——"雅典民主"一课的教学分析 | 李长福 | 10 |
G4 | 历史教学(初中版) | 2013,No.11 | 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关于"一节好的历史课"的思考 | 夏辉辉 | 10 |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