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剧赏析
——《婆娑舞姿》第一课时
教 材: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婆娑舞姿》
教学内容
1.了解芭蕾舞剧基础知识;
2.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军民团结一家亲》;
3.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快乐的女战士》。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芭蕾舞剧的欣赏、聆听、探讨等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对芭蕾舞剧基础知识有初步了解;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看懂剧情的能力、能说出我国芭蕾舞剧与西方芭蕾舞剧的最大区别。
教学重点
重点:在芭蕾舞剧的欣赏中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看懂剧情的审美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中西方芭蕾舞剧的最大区别。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视唱法等
课 型
欣赏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文字卡片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完成(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视频欣赏:西方芭蕾舞剧片段赏析
1. 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欣赏;
2. 芭蕾舞剧《灰姑娘》片段欣赏;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引发兴趣,为之后的教学内容(区分我国芭蕾舞剧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一)了解芭蕾舞剧基础知识:
1.探讨、理解舞剧的特点、定义及分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舞剧的特点:“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表演戏剧情节”。
2.了解芭蕾舞形体特点;(开、绷、直、立、弧、长)
3.了解芭蕾舞的起源、历史。
学生活动:欣赏、思考、交流、回答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之后学生对芭蕾舞剧的审美欣赏做铺垫。
(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简介:
1.浏览课本剧情;
2.请学生简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大致剧情:
学生活动:浏览剧情、讲述剧情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剧情的理解;帮助学生梳理剧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并强调环境背景的重要性,为之后学生欣赏、理解这部芭蕾舞剧的片段剧情做铺垫;锻炼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聆听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1.聆听音乐;
听辨伴奏音乐中出现的某一民族乐器:(竹笛)
2.学唱歌曲片段旋律;
3.哼唱《五指山歌》歌曲旋律;
4.对比《军民团结一家亲》与《五指山歌》歌曲旋律:(旋律相似)
5.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发现:
《 军民团结一家亲》音乐旋律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
学生活动:听辨、思考、回答、学唱歌曲等。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为之后的芭蕾舞剧赏析做必要铺垫。
(四)赏析我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军民团结一家亲》:
1.探讨剧情; “这段芭蕾舞剧的剧情”;
2.探讨 :“我国这段芭蕾舞剧有何特点” ;(与西方国家芭蕾舞剧对比……)
3.总结我国芭蕾舞剧的特点;
4.引导学生感受中西方芭蕾舞剧的最大区别。(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
学生活动:欣赏、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
设计意图:“带问题欣赏”能使学生明确欣赏目标,培养学生理性思考、专心聆听、细致观察的欣赏习惯;通过观察、欣赏、探讨等活动来初步培养学生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理智”审美能力;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感受中西芭蕾舞剧的最大区别。
三、拓展欣赏: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 《 快乐的女战士》赏析
1.芭蕾舞审美欣赏指导:
欣赏我国芭蕾舞演员规范的芭蕾动作及难度技巧的审美标准指导。
2.探讨剧情:
提示:(万泉河水边、洗衣战士、炊事班长……)
学生活动:欣赏、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
拓展欣赏意图:再次让学生体会我国芭蕾舞剧的民族特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用之前所学的知识来审美我国芭蕾舞演员规范的芭蕾舞动作;再次培养学生掌握看懂剧情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对芭蕾舞剧的审美欣赏奠定基础。
四、总结和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内容;
2.作业布置:
必做作业:课后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歌曲旋律;
选作作业:课后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学生活动:课后选择性完成学唱、欣赏等活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提升;选做作业和必做作业的布置既减负又促进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发展。
附:板书设计:
芭蕾舞剧赏析
旋律、力度、音色……
音 乐
↓
戏剧情节 ← 舞 蹈
↑ 舞姿、动作、表情……
哑 剧
表情、动作、神态……
课后反思: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