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1、 复习凸透镜的汇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复习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回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中的应用。 3、 回忆人眼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
|||
重点 |
通过实验复习巩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难点 |
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答相关习题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实验法、展示法 | |||
教学器材 |
凸透镜、凹透镜、线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器、照相机模型、眼球模型、放大镜、望远镜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复习 |
情景 引入 |
拿出伽利略望远镜(物镜:凸透镜,目镜:凹透镜)让学生观察,感受看到的景象,引入对透镜的复习。 | 观看图片,交流想法,回答问题。 | 从身边的物品自然过渡到对物理知识的复习 |
1、透镜相关概念 | 在展台上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回顾它们的形状特点。
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一边画一边讲解主光轴、光心;分别用平行线光源照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两透镜对光的作用,讲解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三条特殊光线——过心不变、平行过焦、过焦平行。 |
观察实验,回答问题,并上台在电子白板上做出光路图。 | 用实物让学生重拾感性认识,顺利回忆知识点 | |
2、凸透镜成像 | 拿出放大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这些凸透镜的成像情形,回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及结论。
拿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器,重现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并回忆口诀:一焦定虚实、二焦定大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讲解各成像情况的应用,填充表格。
|
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完成《中考复习测试》P10/13、15,选作14小题,听教师的讲评。 | 用实验让学生重温探究过程有利于知识的回忆;完成稍有难度的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提高对知识的应用。 | |
二、神奇的眼睛复习 | 1、眼睛的视物原理 | 展示眼球模型,回忆人眼中的主要结构:晶状体和视网膜,它们分别相当于凸透镜和光屏。
提问:人眼视物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的哪一种情形? |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 用模型唤起对知识的回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 Flash动画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光路回忆要如何矫正视力,动画演示视力的矫正。 | 观看课件,思考回答问题,完成《中考复习测试》P8/1、4,听教师的讲评。 | 用动画模拟实际过程,加深印象。 | |
小结 | 通过板书回顾总结本堂课的所讲内容 |
复习回忆 |
及时巩固 |
|
作业 |
《中考复习测试》P65~66 | |||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