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的文化部分,也就是文化史内容。因为不好讲,更难讲出其“辉煌”,文化史教学容易被教师忽略或放弃。但中华文明的精髓恰恰在于文化的辉煌灿烂,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发达,经济政治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文化影响力穿透了亚欧大陆。因此学好本课对于学生充分和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意义重大,在本单元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地位都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建筑设计、雕版印刷术以及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概括唐诗的伟大成就。
2.欣赏几首唐诗代表作,体会唐诗高超的艺术魅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比赵州桥和玉带桥等桥,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欣赏赵州桥和唐诗之美,增强对历史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激发心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感受唐诗的盛行,体会诗人的伟大之处,学习它们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李春和赵州桥;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
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赵州桥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及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唐诗。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初一年级学生,经过了半年多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经验。
•学生知识有限,但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同学课外阅读丰富,学习欲望强。
•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明显不足。
•学生表现欲望强,积极性高。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方法、情境设置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片分析法、现场演示法等。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电脑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课本;教师备课制作的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课前导入 | 隋唐时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呈现出一派盛世的气象,可以说是光照千古,群星璀璨。在开始我们这次文化之旅前,我们先热热身,来个小活动。
大家从小接触、学习的古诗很多,总有那么几首你喜欢或印象深刻的。请三位同学和大家分享。 提问:为什么同学们介绍的大多是唐诗?由此导入新课。 |
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背诵古诗(大多学生背诵的应是唐诗)。 |
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课堂气氛。 |
二、课堂活动和探究 | 一、光耀千古的诗坛
1.引导学生回顾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极大的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提问: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诗人是哪几位? 3.投影邮票《静夜思》,介绍3月21日世界诗歌日时,联合国邮政发行一套6张以各国著名诗歌为主题的邮票。其中中国诗歌选取的是李白的《静夜思》。 4.提问学生李白的代表作,并投影李白诗,引导学生感受李白诗的魅力,并分析归纳其诗的风格(特点)。 5.提问:李白为什么能够写出如此美的诗句?结合李白生活的年代背景,分析李白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李白因其诗豪迈飘逸被后人称为“诗仙。” 6.杜甫和李白则不同,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见证过大唐的繁华,也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动荡,他的风格和李白自然不同。结合杜甫诗句,引导学生分析其诗歌特点,引出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 7.介绍中唐以后,内外矛盾逐渐加深,诗人提倡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达到教育目的,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白居易。结合诗句,引导学生体会白居易的诗歌特点。 8结合教学内容,提问:为什么诗人的风格迥异?引导学生归纳尽管风格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热爱祖国和人民以及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诗人们用优美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为中华文化、诗坛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至今仍有2千多位诗人的5万多首为后人传诵。他们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引导学生回答手抄书的不便,引出人们在印章和石头书的基础上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鼓励学生多观察、思考,去动手实践,才能有所创新。 2.唐代雕版印刷刊印了大量的书籍,其中包括“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但最有名的是唐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播放视频,了解雕版印刷及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3.提问:今天的印刷厂,普遍采用什么方法印刷?(齐答:电脑打印、铅印等)今天人们是否还能看到雕版及雕版印刷品?展示学校家庭历史文物展展品,并鼓励多参与到该活动中。 三、高超的建筑水平 1.指出隋唐一时期杰出代表是赵州桥、唐都长安及大明宫含元殿。 2.投影赵州桥、赵州桥栏杆上的雕刻图。简介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 3.赵州桥不仅美观,它的设计也十分科学,1400多年来经受多次洪水、地震等灾害的考验,依然屹立在洨河之上。鼓励学生介绍赵州桥的原理,并播放视频介绍。 4.投影宝带桥、玉带桥等图片,提问学生:这些桥与赵州桥相比各有什么特点? 5.李春的生平虽没有太多的记载,但他在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6.投影长安城平面图及含元殿复原图,再次体会隋唐建筑的特点及工匠们的高超技术。(此部分略讲) |
学生回顾旧课并回答。
学生据课文回答。
学生感受中国诗歌,尤其是唐诗的影响力之大。
学生结合语文所学知识尝试自己分析、归纳,然后在老师引导下从历史角度分析思考。
。
学生归纳并回答手抄书的不便之处。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相关知识。
学生看图,在教师引导下掌握赵州桥相关史实。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赵州桥的设计原理。
学生结合视频介绍,简单简单的比较。
结合图片及教师简介,再次体会隋唐建筑的特点及工匠们的高超技术。 |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学生感受唐诗的魅力,理解诗人生活背景对其风格形成产生影响。
介绍知识的同时,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感受赵州桥不仅美观且设计合理。
|
三、课堂升华 | 简单归纳本课所学隋唐辉煌科技和诗歌成就后,提问:学习了今天这课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提升。 |
认真思考老师的提问,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积极发言。 | 对课文内容进行升华。
|
四、课堂练习 | 完成课后练习及练习册习题。 | ||
八、板书设计 | |||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光耀千古的诗坛 代表人及其代表作(略)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高超的建筑水平 1、隋朝赵州桥 2、唐长安城及大明宫含元殿 |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