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①课程标准要求: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及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②地位和作用:本框为七年级第二课第三框体,是本课的总结和落脚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教给学生培养自信的方法,这无论是在全册书还是在整个第二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之间已经出现学习成绩上的差异,从学习表现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够自信,尤其表现在上课不敢举手发言;对提高学习成绩信心不大;害怕参与竞争等。这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及做出正确的评价,树立和增强自信,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悦纳自己。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能力目标:①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我认识,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②运用正确的方法增强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②在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悦纳自己的愉快心态,增强自信心。③引导学生将自信心升华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寻找“立体的我”,引导学生在回忆过去的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
5.教学策略
教法选择:①直观演示法 利用视频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②情境教学法 结合事例、游戏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情境思考问题获取知识。
学法引导: ①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自身的思维得到互补,合作意识得以培养。②探究学习 通过探究,学生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组织形式:常规课
教具应用:多媒体课件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①设计相关的心理体验游戏;②收集有关的自信人物的事例创设教学情境。
6.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新课 |
开展有关自信心的课堂小调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调查结果,提出问题,从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 参与调查活动,思考问题 | 通过课堂小调查活跃课堂气氛,结合调查导入课题。 | |
学
习
新
课
|
找一找 |
展示无臂钢琴师刘伟的故事,提出问题:
(1)他是如何找到生活的自信心的? (2)请你找一找你的优点有哪些? 心理体验活动:优点进步大轰炸 要求:全班同学说出指定的同学的优点和进步。 问题(3)是否有一些优点和进步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的认识? |
观看资料,思考问题,参与活动,进行交流讨论。 | 通过典型人物的事例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通过心理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 |
写一写 | 播放刘伟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资料,提出问题:
(1)为什么刘伟能那么从容自信的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 (2)请写出你是否有过成功的体验,这一体验带给你什么? |
观看资料,思考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自身寻找成功的体验,感受实力提升对自信心培养的帮助。 | |
想一
想 |
展示刘伟前往英国伦敦与前首相夫人切丽布莱尔会面图片,提出问题:
(1)刘伟的成就令许多人为之骄傲,你还知道哪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事例吗? (2)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心的关系? (3)做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
观看资料,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 通过刘伟事例引导学生收集更多令中国人骄傲的事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反思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心的关系。 | |
总结 新课 |
归纳知识要点
播放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教学 |
整理笔记,反思收获 | 歌曲渲染气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 |
作业 布置 |
①必做:做优化设计《唱响自信之歌》中知能演练提升部分;
②选做:收集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为自己选一条座右铭。 |
|||
板书 设计 |
第三框题 唱响自信之歌 一、看到进步与长处 1.体会点滴的进步 2.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二、增强信心与实力 实力是支撑信心最重要支柱 三、做自信的中国人 1.民族自信是个人的根基 2.做自信的中国人 |
页面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