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平公开课教学设计

2015-03-22 11:03:11 作者: 所属分类:开课教学设计 阅读:804 评论:0

标签:

一、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区域范围、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并了解其重要性。

2.运用图表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通过读图掌握其农作物的分布。

3.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技能。

4.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

1.从地图中分析并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并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法、谈话法

四、学法指导

读图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新 课

设置

情境,

引入

新课

 

“晒一晒”微信中同学的旅游照片,提出问题:猜一猜:她去哪里旅游了?

并由此引入课题。

 

 

观看照片,

思考,

回答问题。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引发学生求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 授

新 课

 

 

 

 

 

 

 

 

 

 

 

 

 

 

 

 

 

 

 

 

 

 

活动一:识国家,巧记忆

 

屏幕展示:东南亚国家略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东南亚的国家,并以口诀和谐音方式指导学生 “巧记忆”。 看图说出东南亚国家并记忆。  

 

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活动二:看范围,辨位置

 

屏幕展示:东南亚略图,

1.指导学生看图说出东南亚的范围。

2.指导学生圈出东南亚范围,画出特殊纬线:赤道、北回归线,提问并归纳东南亚的纬度位置特点。

3.连接两洲两洋,指导学生归纳东南亚的“十字路口”的海陆位置特点。

4.指导学生读图说出并归纳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看图,思考,回答。

 

 

画出赤道、北回归线,回答问题。

思考,得出结论。

 

 

看图,了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阶段小结 回顾,小结 巩固知识点
(过渡)试一试:

推一推

旅游时当然不忘享受美食和买些当地的特产。屏幕展示:东南亚的美食和特产图片,提出问题:饮食口味多以酸辣为主,而特产都是热带农产品,为什么?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与生活中的地理相结合

活动三:细读图,求实证 1.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2.指导学生阅读东南亚气候分布略图;

3.展示气候资料图;

4.展示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并介绍东南亚各国家的主要农作物。

看图,总结归纳东南亚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  

 

 

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活动四:拓思路,长见识 介绍方便面与红猩猩的关系 倾听,了解 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总结

新课

  回顾所学知识,梳理本节知识点 巩固所学知识 归纳总结
练习

反馈

布置

作业

  选做:《填充图册》

P13  1,P14 3(1)

必做:《顶尖课课练》

P19   1—8,P21 15

 

完成作业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后反思:略

九、板书设计

第七章 第二节 东南亚

一、主要国家

二、范围

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三、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热带

2.海陆位置: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

(“咽喉”:马六甲海峡)

四、热带气候与农业

1.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

2.主要农作物

 

【上一篇】
【下一篇】

页面载入中..